《经济学人》2015全球房价指数
《经济学人》最新全球房价指数显示,过去一年里,在我们追踪的26个经济体中有21个房价上涨,中位涨幅为4.7%(见图表)。不过,并非所有的上涨都相似。香港领头、希腊垫底。
美国仍然(刚好)处于楼市持续复苏的国家之列。根据凯斯-席勒指数,截至7月份的12个月中,美国房价上涨了4.7%。相比2011年的低谷,房价已经上涨了25%,但仍比2007年的峰值低7%。《经济学人》用房租和收入这两个指标与房价的长期平均比值来衡量全国的房屋购买力。据此,我们认为美国的房价大体处于公允水平。
其他国家的楼市已经远超公允价值。将我们的两个指标取平均值,显示有六个市场的房价被高估超过30%。英国可能是其中房屋供给最紧缺的国家。尽管该国房价自2009年1月的低谷以来已经上升了35%,但新屋建设并未相应加快。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一年里仅有14万套房屋建成, 比长期平均值少约25%。这使得英国相比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房价明显被高估的市场具有更坚实的上升基础。
至于中国自己的楼市,则是我们的指数中仅有的五个房价下跌的市场之一,中国政府在过去十个月中努力提振楼市,把利率降低了1.4个百分点并放宽了首付规定。在许多城市房价正逐月攀升,而北京和上海的楼市看起来再次出现了泡沫。其余为新加坡和三个欧元区国家:法国、希腊和意大利,尤其希腊的房价持续走低,继续垫底,但跌幅放缓。
- 上一篇:设计欣赏——百年老宅的春天 2015/10/23
- 下一篇:涨姿势——古希腊三大史家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