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系列 · 第二篇,古希腊艺术
细数爱情海的浪漫,西西里岛的多情,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诗情画意。事实上,古希腊艺术以现实主义闻名,即主张摒弃理想化的想像,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现在,大家就和小编一起去感受古希腊艺术的现实主义魅力吧。
公元前7世纪和前6世纪希腊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商贸的发展,截止前7世纪中叶近东和埃及艺术传入希腊,希腊人由此疏离几何图形艺术转而采取新的风格与图案标志着古希腊艺术特点的确定。
最引人注目的是雕塑领域,由几何图形的对称风格转向注重人体解剖结构和姿势表情的现实主义。希腊古风初期的典型作品来自特尔斐神庙的“克琉比斯”和“比同”(约公元前的580-前560 左)姿势对称,表情统一。
古希腊早期雕塑风格在阿提卡(地名)的“阿纳维索斯”(右)明显可以感受人物面部表情更真实,腿部放松并脚步向前(小编羞羞啊)。
再来看看希腊埃伊纳岛爱法伊娥神庙东山墙的武士,告别古风微笑,脸上是禁欲苦行般表情,更接近生活。公元前5世纪中叶,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这种“朴素主义”即以简练的形式,个性化形象对情感表达和动作描绘为特征的风格,
公元前5世纪和前4世纪,希腊艺术家的再现手法传达出了一种平衡协调感,他们重视作品呈现的比例、合理性和秩序。
米隆(活跃于公元前450-前420)《掷铁饼者》选取了运动中一个静止的瞬间。希腊人将这样的瞬间称“停顿”,指一个优雅、协调、平衡的动作。
公元前431-前404,独立站姿雕像出现。雅典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公元前370-前330)的“尼多斯阿芙洛狄忒”(失传)以修长的身材和对应匀衡的站姿出名,争相被模仿,成为古典希腊雕塑的标志。
一个世纪后,半裸女神阿芙洛狄忒被创造,世称《米洛的维拉斯》三维立体的站姿,胸部略小的颀长身体则体现了对女性人体赞美的创新精神。
陶器方面,工匠把“科林斯剪影绘图法”带入雅典逐渐演变为花瓶上的“黑绘”法(公元前700-公元前530)。
优点:有效地突出了图像的平面装饰效果,采用了大量的弧线,并根据陶器表面弯曲度进行设计。
技法:用一种光泽的黑颜料画出人物轮廓和所有的线条细节,灰白的陶土底色便自然地从黑色中突现。
内容:不同于几何图形描绘了当时的神话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不是特别美,看下面。
黑绘名家埃克塞基亚斯(活跃于公元前550-525)以不凡的构图,干净的绘图和人物特征的有意掩饰而闻名,同时他还发明了一些新的陶瓶形状。
黑绘双耳陶罐《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描绘了两位特洛伊战争中的人物在战斗间隙玩骰子的情景,戴头盔的是阿喀琉斯,整体构图清晰。画面人物动态自然,神情专注,头盔与武器都描绘得真实可信。
《迪奥尼索斯盘》描绘海盗被酒神变为海豚的故事。
另一黑绘代表人物Amasis阿马西斯(活跃于公元前550-前510 音译)在刻绘装饰性叙事场景方面富于独创性。
过渡时期,将黑红绘法融合在一起改善创新。如安多基德斯《就餐的赫拉克勒斯》陶瓶,陶瓶两面画面相似,一面黑绘法,一面红绘法
约公元前530年,红绘法取代了黑绘法。红绘风格与黑绘风格相反,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底子则用黑,故又称红彩风格。
是不是栩栩如生,看下面。
美到分分钟舔盘子。
红绘名家尤夫罗尼奥斯代表作《红绘式圣餐杯》运用色彩将倒地英雄头发的淡色调、睡神和死神翅膀上的细鳞,以及一双男性手臂瘦长有力的线条,巧妙地敷上色彩而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
最后分享两种绘法各异,但形状造型富有特点的陶器。
古希腊艺术见证了对古典风格的背离,用现实主义手法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关注人本来的表情,姿态,生活,更显真实生动。同时创作描绘对象也从单一的贵族扩展到老人儿童,市井百态,神话故事,战争多个领域更加具有多样性。
(上述资料图片来源网络,含仿制品)
- 上一篇:希腊——中国富豪们的投资新目标 2016/3/3
- 下一篇:对不起,我要回希腊了,别再找我了! 2016/3/3